文史哲

  • 财富、资本与金融危机——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哲学思考

    孙承叔;

    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它有二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拟性,即"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二是它的投机性,因而一旦"支付锁链""整个被打乱的时候",危机就必然发生,其本质是对金融泡沫的一次强制清除,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取得某种平衡。金融泡沫形成的根源,一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依然横行世界,强制性的金融危机就必然要发生;二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限制地制造金融泡沫。面对强大的美元霸权,中国必须实行有限的金融开放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

    2010年05期 v.12;No.67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4 ] |[引用频次:22 ]
  • 财富演进形态的实践定位

    李继武;

    目前有学者将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概念的发展归纳为四次转变形态,但由于没有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分析论证,因此,对财富概念的演进历程和各形态的本质归属解释得难以到位,缺少哲学理论底蕴。人们的财富本质定位不但因人们从事不同实践形式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即使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本质定位,也会因生产实践各产业形式的演化不同,而其本质定位有所不同。本文用生产实践解释了这种财富本质定位的转换过程,启示人们对财富观念一定要辩证地看,切忌形而上学。

    2010年05期 v.12;No.67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2 ] |[引用频次:4 ]
  • 市场机制能否保障主体的自由和交换的公正?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不仅无形的手可以实现个人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而且不受干预的市场交换本身就是自由而公正的。但这种论点显然是肤浅的:一者,市场交换的自由至多是消极意义上的,而在积极意义上却相差很大;二者,市场交换的公正至多是形式程序上的,而在起点及后果上却相差极大。其实,市场机制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维度:一是抽象的市场规则,二是具体的市场伦理;两者的相互补充和促进才促使市场的不断成熟,但现代主流经济学却仅仅将市场机制等同于力量博弈。

    2010年05期 v.12;No.67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3 ] |[引用频次:14 ]

法学

  • 反垄断法实施的“结点”问题研究

    刘水林;王波;

    反垄断法的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公共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执法机关的执法,私人实施的主要途径是私人诉讼。于是就产生了如何使这两种实施机制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问题,这一问题从诉讼进程的角度看可分为三点:诉讼启动与执法程序的关系问题,两种程序竞合时哪种程序应中止的问题,以及行政执法的终局决定对民事判决是否具有拘束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以反垄断法的观念来思考,而不应以民法和行政法的观念来思考。

    2010年05期 v.12;No.67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5 ] |[引用频次:34 ]
  • 论公私合作的法律实施机制——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为例

    李友根;

    反垄断法的实施问题在该法生效之后,开始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界更多关注的是私人实施。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15年来的相关资料表明,在面对垄断威胁时,市场主体更倾向于选择投诉举报而非私人诉讼。其原因在于:投诉举报比私人诉讼具有显著的优势。就当下的现实情况而言,健全以投诉举报为基础的公私合作机制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它是将国家公权力优势与市场主体的信息优势有机结合的典范,这也许代表了《反垄断法》实施问题的发展方向。

    2010年05期 v.12;No.67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00 ] |[引用频次:18 ]
  • 农村股份合作改革之法律视角初论——以农村社区几种具体改革模式为讨论基础

    董景山;

    选择南海等地的农村股份合作的实践为基础,考察农村股份合作的利弊得失。我们认为,通过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能集中统一行使的目的,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转化为股权,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组织机构改造,保障了成员权的落实。但是,现行各地实践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农村股份合作首先要讲究公平,其次考虑效率,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加强对农村股份合作改革的规范指导。

    2010年05期 v.12;No.67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引用频次:31 ]

经济与管理

  • 中国工业布局变动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仲常;丁加栋;郭雅;

    本文通过计算1952-200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地区变异系数,发现我国工业布局经历了"均衡—非均衡—收敛"的变动趋势。文章利用198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影响工业布局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区域政策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优惠政策可以促进地区工业发展;越高的投资水平,越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地区工业集聚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对工业布局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结论对于缩小地区工业发展与经济差距有重要启示作用。

    2010年05期 v.12;No.67 50-5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引用频次:27 ]
  • 我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的实证研究

    李杰群;齐新宇;赵庆;胡延坡;

    本文基于Duffie和Singleton分析技术,对5只国债和5只公司债券(2008-2009年)在扩展卡尔曼滤波拟极大似然估计法下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近期斜率为负,国债与公司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都偏小,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过于平滑,长期债券收益率与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差微小;债券信用溢价与股市大盘指数收益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以及债券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无风险利率溢价利率期限结构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层次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较强的影响。

    2010年05期 v.12;No.67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0 ] |[引用频次:15 ]
  • 防务支出与经济发展:SIPRI与中国数据的比较研究

    辛伟刚;

    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一直是近几年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然而这种增长又是与中国的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本文以1979年为界,通过对两个时期(1953-1979年和1980-2007年)中国防务支出的经验计量分析发现:1979年以前中国防务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外部威胁,而1979年以后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则主要源自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快速发展基础上的自然增长。因此,中国防务支出的增长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说是与中国政府所宣称的和平崛起战略相一致的。

    2010年05期 v.12;No.67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引用频次:3 ]
  •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王艺明;蔡翔;

    本文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仅就全国范围进行考察,还需分区域进行。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2010年05期 v.12;No.67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4 ] |[引用频次:82 ]
  • 大城市郊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对上海郊区实地考察的研究

    王昉;熊金武;韩玉;

    本文从大城市郊区的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特殊性出发,基于上海郊区2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上海郊区土地流转现状、农户对土地的认知情况及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意愿,从微观层次描述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动机、目的以及所动用的工具和手段,探讨了城市化框架体系下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意愿及行为决策。

    2010年05期 v.12;No.67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5 ] |[引用频次:14 ]
  • 城市化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梁朝晖;

    按照世界城市化演变规律可将中国城市化过程分为曲折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原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因。不同城市化阶段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差别在于:第一阶段能源消费增长主要受工业化驱动,而受城市化的影响较小;第二阶段能源消费主要受城市化影响很大,受工业化的影响较小;第三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共同驱动能源消费的增长。

    2010年05期 v.12;No.67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9 ] |[引用频次:67 ]